可見/不可見

本計畫在109學年度第二學期於暨南國際大學開設兩門課程,分屬中文系選修「敘事力的建構與應用」與通識課程社經與管理領域「品牌管理與新創」。
110學年度第二學期於通識教育中心開設「地方書寫與展演實務」、「社區調查與方案設計」四
門課程分別以船山社區與桃米社區作為實踐場域,援引敘事力為之探究:一方面文史保存與轉化,一方面是帶入品牌行銷的專業,共同找出將埔里營造為「生活生態博物館」( Eco-Museum)的可能論述與方法。

訴說,
復原與再生

語言是具有魔力的,上帝說:「要有光!」於是黑暗被驅逐。語言也保留著先民第一次的情感迸發的刻痕,語言當具有不可思議的力量。本計畫在於透過語文作為原創力,藉以梳理地方文史,挖掘在地記憶與經驗,並從中探索觀光經濟,以注入當地永續生態城鄉與物質文化的研究的向度,希望透過多元敘事,作為復原與再生的可能,從點狀而至塊狀的發散連結,保存在地記憶,反思埔里的人文意象,進而能建立出有靈魂的觀光品牌,達至以地方為本的永續城鄉思辨。

桃米社區吉祥物:桃米蛙

巴宰族人的信仰中心

ABOUT US

當代的觀光發展模式,不僅是簡單的硬體建設課題,更涉及地方社會的各種生活紋理與知識轉譯工作。因此,在談論地方觀光課題時,必須具備跨領域的知識對話,才能夠充足的思考地方觀光產業發展的路徑與圖像, 觀照商業與生態是否必然互斥 又如何因應氣候變遷或者觀光背後能否帶出一道深刻的人文風景 以之思考永續城鄉的急迫議題 。

本計畫以中文系架接觀光餐旅系,以之輻射至生態、環境(土木系),連結在地團體(大埔里觀光 發展協會等),並以水沙漣人社中心長久耕耘與積累作為基底,分別以桃米社區、船山社區為實踐場域,以敘事豐厚空間,以人文情感探問品牌行銷,透過多元敘事力使之顯影,使「空間」轉為「地方」,使「不可見」轉為「可見」,也就是以肉身感知地方,讓本來不可見的在地人文風景打造出全新的埔里生活生態博物館

計畫團隊教師

中文系 曾守仁老師

計畫主持人

觀餐系 吳淑玲老師

協同主持人

中文系 徐秀菁老師

計畫聯絡人

土木系 陳谷汎老師

計畫成員

通識教育中心 張力亞老師

計畫成員

中文系 陳正芳老師

計畫成員

水沙連人社中心 李瑞源老師

計畫成員

通識教育中心 劉明浩老師

計畫成員

中文系 林鴻瑞老師

計畫成員

© 2021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

Contact Us

Address

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
54561南投縣埔里鎮大學路1號

Call

(049)2910960 

分機2601~2602

Email

王千怡 s109101503@mail1.ncnu.edu.tw
劉襄農 s109101501@mail1.ncnu.edu.tw